金龙鱼的食用油革命,关于“零反”,你必须知道的事实

01、"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什么?"也许是对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追求健康无害的膳食思维正在普及,也驱使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主打"零添加""零糖""零脂"的产品,貌似食

01、

"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什么?"

也许是对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追求健康无害的膳食思维正在普及,也驱使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主打"零添加""零糖""零脂"的产品,貌似食品包装加个"零",就能给人一种更健康的感受。

可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不含非法添加剂本就是厂家的责任义务,国家本就规定可添加和出现的产品成分,也被重点标明零添加,反而会误导消费者,对产品成分产生误解。

甚至市面上还存在一味宣称零添加,零含量来浑水摸鱼,具体信息却一概不明的情况。

"零"在诸多场景下,成为了捆绑健康的噱头和智商税。

到底什么样的"零"才真正有益于健康?

作为粮油行业知名品牌的金龙鱼,近期也推出标志零反式脂肪的玉米油,葵花籽油。

同样是做减法,同样标注了"零",宣称"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金龙鱼零反式脂肪产品,相对于其他打着"零"字招牌的产品,是随波逐流,还是确实能让消费者受益?

02、

大量研究证实,中国人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50%来自于食用油

食品相关部门在 2011 年底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 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2011)中便规定:

"食用品的生产用料中,如取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其产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中应当表明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确对反式脂肪酸的使用量进行了限制和监督。"

可即便我国对反式脂肪酸的相关研究逐渐变多,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监管也愈加关注,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仍略显不足。

国民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认知程度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相关专家曾对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大量食用产品抽样 调查结果显示,87% 的被检测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奶油制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大于 8%,饼干面包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竟高 达 30%......

更甚者在于食品标签的公示往往与实际不符,这表明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应更为关注,并加强食品健康意识。

面对较为严峻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造成的威胁,世卫组织代表也曾呼吁: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摄取这种不安全的食物成分?"

如今,金龙鱼成功实现食用油零反式脂肪酸,且在加工过程中保留了原料8成的营养元素:植物甾醇及维生素 E。

阳光零反式脂肪葵花籽油,采用绿色精准工艺,原料100%源自欧洲进口,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达 87%,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 E;

金滴零反玉米油,植物甾醇达到了8080ppm(毫克/千克),采用非转基因玉米压榨,富含维生素 E,是金龙鱼玉米油系列高端代表产品。

金龙鱼还斥2亿巨资,启动26座工厂,全面建成绿色产业链,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产品检验能力等复杂产业链流程构筑中建立全面的"零反体系"。

所谓绿色精准工艺,有四大亮点:

1、精选原料,限定原料标准,原油中仅20%达到筛选标准

2、精准识别,精准分析葵油、玉米油特性,为其量身定制的加工工艺,降低有害物成分

3、精细制油,保证产品品质,维生素E及植物甾醇双保留,在生产过程中保留率达80%以上

4、精炼适度,工艺的全程严格管控,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实现了粮油加工业"十三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目标。

"零反"团队成员将这一切总结为:

"在探明加工过程营养成分和危害物迁移变化规律基础上,以较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去除和避免危害物形成为目标的更精细、更准确的加工方式。"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