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西王食品虽位居食用油第一梯队,但无论是在销量方面还在铺货量方面,都远不及同一梯队品牌。尤其是伴随近几年西王食品业绩不佳、母公司西王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下,西王食品相比同一梯队的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以及打造健康食品大平台,进行多元化转型发展,西王食品收购了保健品公司。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比如国内对于保健品管理政策的趋严、西王食品旗下产品并无相关资质、食用油与保健产品渠道并无相通性等。业内人士认为,西王食品能否凭借双主业并进的政策实现突围,尚需时间检验。
铺货的差距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多家商超中,西王食品相较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同一梯队的其他品牌,产品铺货量明显较低。在位于朝阳区的一家超市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占据了3/4的食用油货架位置,西王食品仅占据约1/8的货架位置。而在丰台区的一家超市中,发现同样如此。在食用油铺货区,西王食品铺货量不及金龙鱼的一半。超市导购员表示,相较金龙鱼和鲁花,买西王食品玉米油的人不多,主要是因为价钱的关系,一桶西王食品的玉米油价格比其他相同规格的食用油贵6-9元。
“国内食用油市场还处于打价格战的状态,西王玉米油走的是高端路线,其高端化优势并没有在目前的市场情形下体现出来。所以无论是在销量还是铺货量方面,都不及金龙鱼和福临门。”业内人士称。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金龙鱼的市占率达到34.1%,位列第一;福临门市占率为12.1%,排在第二;鲁花第三,市占率为6.7%;西王第四,市占率为3.5%。位于第二梯队的上海良友和长寿花的市占率为3.2%。
在淘宝平台,北京商报记者搜索发现,植物油销量最高的为金龙鱼,达4.3万人次,福临门第二,销量为1.4万人次,位于第二梯队的多力排在第四,销量为1.2万人次,前十五中并没有西王食品的身影。在玉米油中,销量最高的品牌为金龙鱼,销量为2.9万人次;第二、第三、第四均为福临门,排在第五、第六的品牌是鲁花,西王为第七,销量为6050人次。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王食品近几年的发展比较缓慢,业绩也不太理想,随着金龙鱼、福临门这样的巨头的挤压以及多力、长寿花的追赶,尤其是在近几年,西王食品显然达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王食品远不及同一梯队品牌的情形下,母公司西王集团也深陷债务危机。11月28日,上海清算所披露西王集团再次债券违约。此前,西王集团因债券违约被披露,债券违约金额达18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西王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并且资金链的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西王食品的发展造成影响,但滨州国资委的介入,应该会帮助西王集团渡过此次难关。
独立却不逢时
“西王集团深陷债务危机对于西王食品而言百害无一利,除了资金链的断裂外,企业商誉的减值、市值的缩水都将影响西王食品的发展。”业内人士称。
对于深陷债务危机是否会影响子公司西王食品的发展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西王食品以电话形式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徐雄俊表示,西王集团的债务危机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西王食品的发展,尤其是在西王食品业绩逐渐下滑、现金流吃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