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2025年第二期“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邀请北京食品协会,稻香村、三元、曼可顿等食品生产企业及东城区、经开区基层监管代表共17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北京服务,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主题,面对面听诉求、解难题、谋实招。
今年3月,GB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食品标签标准和《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发布,虽然新规有2年过渡期,但许多生产企业已经在着手标签换版工作。
面对新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标准,曼可顿等企业提出实操困惑∶“配料成分、过敏原标识等设计细节需案例指导。”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相关负责人回应:“已开通市区两级咨询通道,将针对共性问题统一培训,个性问题专项辅导。”
据悉,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采取多项举措服务食品生产高质量发展。实施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达100%。促进益然、杜帮、斯利安等企业的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孕妇乳母营养补充品等快速投产上市。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对食品产业引领作用,制定发布运动营养食品等多项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即将出台巴氏杀菌乳、冷藏非即食菜肴等质量管理规范。
艾森绿宝油脂介绍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落实情况,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已100%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共任命食品安全总监489人、食品安全员1476人。
针对企业反映的网络食安谣言问题,监管部门承诺强化“京彩食安”科普宣传,联合协会共建社会共治环境。与会企业还建议加强全链条追溯与科技监管。
据悉,“营商环境会客厅”是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搭建的政企交流平台,自202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期。后续,还将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继续开展会客厅活动,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共商共建共享首都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