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记者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
方案立足当前云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落实《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工作要求,围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
《行动方案》提出,云茶产业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从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创新、茶旅融合发展等全方位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云茶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的转变。
到2025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全国第1位,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
《行动方案》围绕云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从绿色茶园基地建设、云茶企业高质量发展、云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云茶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等6个方面提出8个重点工程任务18条措施,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高质量绿色云茶产业。
到2025年,建成古茶树种质资源圃4个
一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做好古茶树保护范围划定、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建设古茶树种质资源圃、古茶树信息数字化建设等。到2025年,建成古茶树种质资源圃4个,建成云南古茶树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健全的古茶树资源管理保护体系。
二是实施绿色有机化深化工程。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智慧茶园建设模式。开展茶园碳中和研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低碳生态茶园样板;对符合“获得国内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且在销售产品上标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其认证茶园及认证茶产品进行一次性奖补。
到2025年全省年产值亿元茶企达50户
三是实施茶叶加工提质工程。优化茶叶初制所布局,逐步解决“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情况,到2025年,全省规范化茶叶初制所新增2000户;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按照程序将符合条件的茶企纳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和“金种子”企业,鼓励企业上市。到2025年,每年新增茶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30户。
扩大快消品、花果茶、小包装产品等加工比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大茶功能性成分开发利用,延伸发展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推动茶产品进入食品、保健、医药、日化等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全省年产值亿元茶企达50户。
加快以勐海产业园区、凤庆产业园区、思茅产业园区为重点的茶叶园区建设,强化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保山产业园区等功能,积极推进双江、昌宁、永德茶叶加工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依托加工园区构建普洱茶加工中心、滇红茶加工中心、有机茶加工中心,辐射带动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加工园区年产能达10万吨、产值达300亿元。
加强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的研究
四是实施产品质量监管工程。开展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大产品质量管理等2项工作。建立健全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主,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同步实施的云茶产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新增制修订涉茶标准10个以上。
在加强茶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及茶园投入品管控的基础上,持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构建茶企、政府部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相互连接的云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到2025年,全省茶叶抽检合格率力争达到99%以上,力争建立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五是科技创新攻关工程。开展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加快人才队伍培养等2项工作。鼓励建设云茶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茶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深化政企、校(院)企合作,大力培养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工和营销专业人才、高素质茶农。同时,鼓励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以普洱茶、滇红茶为重点的产品功能成分及功效机理基础研究,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基础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到2025年,完成1至2项科技成果、研发3至5个新产品。
持续开展“10大名茶”评选活动
六是实施云茶品牌培育工程。开展推进地理标志认定、注重云茶品牌培育等2项工作。以“普洱茶”“滇红茶”品牌为重点,通过积极申报茶类地理标志、“10大名茶”评选、云茶“云南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认定等,打造产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兼具的云茶品牌集群。
七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开展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市场营销模式等2项工作。通过支持建设茶叶(毛茶)产地交易(批发)市场,鼓励建设线下品牌形象店、展销中心、体验店、专营店和线上旗舰店、企业店等,健全多元化的云茶市场网络体系。同时,鼓励以“10大名茶”为代表的茶企积极参加专业展会、推介会,同步开展集品牌宣传、茶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云茶大讲堂”、云茶高峰论坛等,进一步拓宽国际国内销售市场。从2023年起,每年举办10场以上有规模、有影响的展示会、推介会。
到2025年,打造3个茶产业示范园
八是实施茶文化提升工程。开展加大茶文化宣传推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等2项工作。依托云南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资源、名山古树资源和民族风情特色,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茶叶庄园为载体,融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作品、茶技能竞赛、茶事活动等,开发一批“古茶山+古茶镇+传统加工体验+茶品鉴”“现代茶园+茶科技+茶生产+茶品评”等特色茶旅精品线路,推进云茶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到2025年,打造3个茶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园,10个茶叶小镇、茶庄园,10条茶旅游精品线路。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