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哈尔滨市第49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闫昌平介绍了哈尔滨市保护春耕的工作。为有效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哈尔滨市坚持防疫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加快春耕全力推进,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3月21日以来,市级先后成立9个指导小组,持续开展调查监督,督促各区县(市)合理优化疫情防控,做好春耕准备。截至目前,全市水稻育苗和秸秆还田工作已全面完成;玉米已于4月20日连续播种;水稻插秧将于5月1日开始;大豆将在5月5日播种,这可以确保所有作物都能在高产期播种
首先,严格执行播种面积。全市实施粮食种植计划3016万亩,比上年增加98万亩。特别是在大豆种植规模扩大方面,市级安排良种和政策性保险补贴1.1亿元,落实大豆种植计划367.6万亩,比上年增长27.8%,为高标准完成大豆种植规模扩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切实做好农资采购工作。4月1日,全市发布疫情指数57号公告,恢复农资经营活动,放开农业生产出行限制,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全力解决农资“最后一米”问题。目前,全市春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生产资料已基本到位
三是重点加强服务保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备耕服务。对无病例村,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抓紧农业时间生产,不搞“一刀切”;建立城市农民返乡绿色通道,“携手”错峰返乡;对贫困户和边缘户,组织县乡“一对一”配对保障;特别是针对双城区疫情严重,市、区两级制定了疫情期间春耕生产应急预案,组织了“华谊、龙信”等多家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力量,建立疫情期间农业机械应急配置平台,在封闭控制区内为农民开展替代种植、种子生产和托管服务;采取邻里互助、亲友互助、信托养殖等方式培育孤立户,确保农业主体在封闭控制区和孤立户地块内实施
四是注重科技准备。加强冬春季农民科技培训,通过设立“云教室”、组织专家在线咨询服务、推送微信小视频、开展电视讲座等方式,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62期,培训人数58万人
下一步哈尔滨将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向基层派出指导小组,及时督促各地落实和完善国家安全生产部署要求,省、市政府负责协调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准备工作,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责任压力,加强问题整改,以问责促落实,全力打赢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尹祖峰/文汉伟/照片
编辑:刘亦轩